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最風流

54 焉知生死義勇 文 / 趙子曰

    義令步卒伏在盾下,抵擋敵騎的弩與箭矢,嚴令部中,後退者斬。

    義的部曲雖然都是老卒,昔時常在邊地與羌胡戰斗,皆涼州死士,見慣了敵騎騰踏馳騁的場面,可公孫瓚威名赫赫,在幽州把羌胡打得聞風而竄,前時又大破黃巾數十萬,他的幽州突騎卻非羌胡可比,甲械精糧,兼以沖鋒的騎數眾多,聲威奪人,當此之際,卻也難免汗毛直豎,即使他們蹈死不顧,稱不上害怕,亦有不少控制不住情緒,不覺為之顫抖的。

    義親伏在兵卒的最前頭。

    他的這個舉動,安穩住了部曲的心。

    直等到公孫瓚沖陣的騎兵們奔行到了伏兵地的前方不遠,義這才命部卒接戰。一聲令下,八百死士頓皆撤去掩身的盾牌,持兵躍起。列於後陣的蹶張士,射矢助戰。

    公孫瓚的騎兵們萬萬沒有想到義會采用這種危險的戰術,更沒有想到義的部曲居然如此悍勇,促不及備之下,有的中弩矢而落,有的被部死士刺倒戰馬,頓時人仰馬翻,亂成了一團。他們沖鋒的距離不算長,也不算短,奔馳到此地,戰馬的速度都很快,前邊一亂,後頭的根本來不及轉向,只能繼續往前沖,撞在前邊的一團紛亂中,又是一片馬倒人栽,有的於惶急中,試圖勒馬停下,可坐騎正在快速地奔進中,又怎能勒停?戰馬往前沖,他們往後勒,兩下背力,不用撞上前邊的己軍,他們的戰馬自己就跌倒了。

    袁軍的蹶張士們趁機連射,義身先士卒,大呼揮刃,引部曲死士們砍殺酣戰,戰於混亂的瓚騎中,勇往直進,使得本就已亂的瓚騎非但無暇整頓,並且越來越亂。

    這股亂勢,從瓚騎的前軍波及到中陣,又波及到後陣。

    沖陣的瓚騎遂潰敗,紛紛向兩邊、後邊逃竄。

    袁紹及時遣主力壓上,從義進戰,直擊公孫瓚的本陣。

    公孫瓚連調重將,企圖扭轉敗局,穩住陣腳,然而兵敗如山倒,義勇不可當,相繼斬殺了包括嚴綱在內的瓚軍數員上將,獲甲士首級千余,公孫瓚的步卒本陣於是也被義、袁軍主力趁勝攻破,至於他的兩翼騎兵,早在步卒陣被攻破前,就已經四散奔走了。

    公孫瓚無奈,只好帶著尚能掌控的數營兵士撤退,義領本部死士和部分袁兵緊追不舍,公孫瓚退至界橋,他在這里築得有營壘,因收攏潰卒,依托壁壘,列陣還與義戰。義奮勇前擊,所向無前,殺得瓚軍將士膽破心驚,壓根就擋不住他,瓚軍又被義攻破。

    公孫瓚到底有壁壘為依托,義雖然擊破了公孫瓚的軍陣,一時還不能使瓚軍敗退,繼伏盾下以待瓚騎之後,他又做了個大膽的決定,率帶死士,突入瓚營腹地,公孫瓚知不可御了,因由白馬義從等親衛護從著倉皇奔逃,義殺到公孫瓚的帥帳外,一舉奪取了公孫瓚的牙旗。

    所謂“牙旗”,也就是公孫瓚的帥旗,是樹立在主將營帳之前的軍旗,乃將軍之旌,旗桿上以象牙為飾,故得此名。此旗實為三軍之膽,義將之奪取後,令兵卒皆呼“公孫瓚已死”,瓚軍雖然不知真假,然見牙旗為敵得,不信的也信了,立時潰亂,兵士紛走,俱皆棄營逃生。

    戰至此,義大獲全勝。

    荀貞看到這里,顧問荀𨘥@熱耍 檔潰骸昂穩紓俊br />
    他這句話問得沒頭沒尾,就兩個字,但荀𨘥@熱私災 竊諼市┤裁矗 厥竊諼始壕杏瀉謂 苡朦L義比。

    荀攸沉吟了下,說道︰“義伏兵盾下,膽識過人,搴旗拔壘,勇則勇矣,然冠軍、武衛、厲鋒、橫野,皆可敵之,唯其死士,真萬中無一,軍中能比者,或只冠軍、中壘。”

    劉鄧、典韋、張飛、關羽,校尉這一級別的,還有荀攸沒說的文聘、甘寧、潘璋等,都是荀軍中的猛將,論勇武膽識,不遜義,可就部曲的精銳程度而言之,在荀攸看來,卻只有劉鄧、荀濮兩部的步卒能與義的部曲死士相比較。

    戲志才、荀𨘥@行┤ 牟煌 餳  餐 目捶ㄓ胲髫謊 L義的這八百死士確是少見。

    荀貞說道︰“兵法雲︰‘必死不如樂死,樂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義死’。義所部,可謂‘甘死’,阿鄧、孟涂部亦如此耳。”對戲志才等人說道,“募的新兵正在操練,軍紀、格斗、陣伍大略已教,我意再教之以義,導之以仁,使其能為‘義死’之軍,卿等以為怎樣?”

    這是荀貞早就在想的一個問題,也是他早就想做的。

    只是此前沒有穩固的地盤,又戰事不已,他沒有空來施行自己的這個想法,現今地盤有了,精兵良將也挺足了,外無有嚴重的敵患之憂,內有較為充足的糧械得用,他認為,可以在練兵上稍微多放些時間了,因是,有意試著做做此事,看看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荀𨘥@實潰骸拔嶁執蛩憬討 我澹康賈 穩剩俊br />
    “兵卒出於民家,方今戰亂,民多死者,使兵能夠感同身受,知道愛民,此我之欲導之仁也。有了此仁,再使兵卒知武者,止戈也,明白何以為戰,戰之為何,此我所欲教之義也。”

    荀𨘥@蟊碓尥  檔潰 啊 蛉吮廝潰 嶁瀉跆煜隆  緲傻謾 逅饋 咄蛑冢 裰 乙玻 煜虜蛔愣  br />
    在荀貞的理解,“義死”,其實也就是有信念,為理想、為信念而死。要想使出身貧寒,目不識丁,“思想覺悟”都不高,“小農意識”很強的新募之兵做到這一點,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荀貞打算從教兵卒識字做起,循序漸進,用一年、乃至幾年的時間,爭取能夠“教與導”出千余、數千的“義死”之兵,——按目下的環境,受時代的局限,不可能把部曲全都教成,能教出幾千人,荀貞就心滿意足了,然後可以再用這幾千人影響別的兵卒,擴大理念。

    這件事能不能成,荀貞也無把握。

    荀𨘥寣v茉蕹桑 髫 分靜乓餐 猓  髡曛 潰 僑慫餃 摹耙逅饋保 胱約核朧故勘 傻摹耙逅饋保 詒局噬鮮橇鉸朧隆br />
    和荀𨘥@紉槁哿嘶岫 籩露ㄏ鋁私痰急懇逅賴腦 蠔頭椒  髡杲 巳謂桓﹥嚀甯涸穡 ぉ鬃災髯ュ ㄏ麓蛹慈掌鵓涂 汲鎝 梗 然菇 桑 閽誥姓箍 菩小br />
    荀貞接著往下看。

    當義攻破公孫瓚營時,袁紹在後方十數里,正在督檄各營或追殲逃敵,或馳援義,聞得瓚營已破,袁紹放松下來,下馬休息,身邊沒有太多的兵士護衛,只有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余人,結果被公孫瓚的散騎二千余圍住了,田豐身為謀主,從同在袁紹左右,扶他去牆後躲避。袁紹早年游俠,自有豪雄氣,把兜鍪摘下,猛擲在地,說道︰“大丈夫當前斗死,而反逃垣牆間邪?”親自指從衛迎敵,強弩競發,大戟士挺兵前戰,瓚騎不知被圍住的袁紹,因為之稍退。適逢義大勝過後,回來迎袁紹去瓚迎觀賞自己的戰果,瓚騎乃散退去。

    袁紹見到義,問他戰斗的經過,听義說完,說道︰“吾本是以將軍為先鋒,意挫瓚軍銳氣,然後我以主力再擊之,不意將軍竟克勝之!以少敵眾,步卒當騎,將軍不懼乎?”

    義說道︰“受命臨敵,度內唯破賊以報公恩耳,焉知生死!”

    袁紹壯其氣,說道︰“將軍先登制敵,今破公孫,將軍功也!”看著義滿甲血污,連戰破敵之余,不見疲態,猶銳意迫人,暗中凜然。

    袁紹的心理活動,荀貞自是不知,他看到這里,見已是袁紹、公孫瓚此戰的末聲,再往下看,便是說公孫瓚大敗之後,收縮陣線,向北回撤了。袁紹與公孫瓚的冀州之爭,經過彼此的蓄勢,至此一擊,以公孫瓚雖敗而實力尚在,袁紹雖勝而尚遠未到慶功時告一段落。

    荀貞心道︰“袁本初與公孫伯的這一戰,與原本歷史相較,倒是似未有什麼改變。”轉念一想,猜出了緣由,又心道,“是了,我遠在徐州,對冀、幽自是無甚影響。”

    荀貞目前的影響力,固然是比以前大了很多,但主要還只是在徐、豫兩州,隨著時局的發展,能夠逐漸加深在兗、揚、青的影響,目前為止,還波及不到幽州和冀州。

    戲志才說道︰“公孫伯敗而猶存實力,看來,他早晚還是要再與袁本初再爭冀的。”頓了下,又道,“便是伯不爭,本初挾勝勢,也必會追擊,至遲待到明春,幽冀還得生戰。”

    荀貞等人皆以為然。

    荀貞心道︰“對我而言之,還有較為充裕的戰略時機。”( 三國之最風流  http://www.agxs6.com 移動版閱讀m.agxs6.com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