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最風流

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台二戰呂奉先 文 / 趙子曰

    荀貞等人細看軍報。

    卻原來是︰昨天戰敗了太谷守軍後,孫堅部諸將氣盛,皆請戰,孫堅遂不等荀貞到,又分兵繞至太谷東,欲再奪要隘,以斷虎牢援兵的來路,從而試圖以此來迫使太谷守軍降,可卻沒有想到的是,被派去太谷東的幾路人馬中,程普這一路正好在傍晚時踫上了疾馳來援太谷的呂布部。

    虎牢離太谷路遠,道不好走,按常理計,從董卓給虎牢下軍令,到虎牢派兵,再到援兵至太谷,少說也得三四天,可呂布此次卻原本不是來援助太谷,而是來援胡軫的,他是走在半路上,听說了孫堅直撲太谷,所以干脆就舍伊闕不去,而改道來了太谷。

    他這一到太谷關外,正好就踫上了程普。

    雖說呂布為了能盡快趕到伊闕,而沒有帶太多兵馬,只帶了三千騎兵,可程普部多是步卒,又是猝不及防,兩軍突然接戰,打了個遭遇戰,程普慘敗,他本部的兵士幾乎全軍覆沒,只有他和別的數十人死戰得歸。

    從孫堅部打勝太谷逆戰,到程普兵敗給呂布,中間只隔了一個時辰不到。

    這兩場戰斗都是發生在昨天,有關的軍報本來至遲昨夜就能送到荀貞手里的,可就在程普兵敗後,孫堅部中發生了一場爭執,所以耽誤了軍》 報的傳遞,一直今天,這兩道軍報才先後送到荀貞軍中。

    昨晚在孫堅部中發生的那一場爭執,不是為別的,正是為“呂布已到,程普大敗,那麼接下來的仗應該怎麼打”而發生的。

    孫堅部眾雖多南人,可對有並州飛將之號的呂布,卻也是多有听聞,皆知其勇。

    有的就認為︰呂布來了,增強了太谷的守軍實力,現在的形勢是董軍內有太谷之固,外有呂布為應,對孫、荀二軍來說,似應就不能急於求勝,而應穩扎穩打了。

    可更多的孫堅部部將卻認為︰呂布雖勇,但根據程普的匯報,他只帶了三千上下的騎兵,兵馬並不多,而孫堅這邊,不算荀貞部,也有兩萬多人,太谷的守將剛敗了一陣,想來是不敢再貿然出頭了,那現下只需集中兵力,先打呂布,以兩萬余眾,擊彼三千騎,不是不能取勝。

    有人堅持︰應該等到荀貞部到來後,再議進戰。

    可也有人認為︰呂布、徐榮都在虎牢,現下呂布已到,徐榮肯定也就會隨後即來,如先不把呂布擊破,再等到徐榮來到,董軍的兵馬更強,而徐榮也是悍將一員,勝之就會更難了。

    兩方不同意見的人爭執得很激烈。

    一直爭執到下半夜,孫堅拍板,做出了決定︰荀貞部現尚在梁縣一帶,即便晝夜兼行,到太谷也得兩天,而呂布既已至,徐榮肯定就在他的後邊,也許用不了兩天就會到達太谷,所以,不能等荀貞來到後再戰呂布,必須趕在徐榮到前,先把呂布解決掉。

    孫堅的這個決定也隨著軍報,一並送到了荀貞的手上。

    荀貞觀之,看罷,他知道呂布在原本漢末時的戰績,雖鄙夷其為人,卻不得不重其戰力,急忙寫了一道信,信中言道︰“呂奉先號並州飛將,有虎之勇,帳下張遼、高順、成廉、魏越、宋憲、魏續,悉皆虎士,俱千人敵也,斷不可輕忽,卿可待我至,再議與戰。”

    信成,命人急送去給孫堅。

    對荀貞的這道信,戲志才、荀攸都是贊成的。

    不過,戲志才、荀攸的著眼點並不只是在呂布之勇上,而是在孫堅部的連勝上。

    戲志才蹙眉說道︰“孫侯連勝,今驟逢強敵,地利又不在我,驕兵恐敗啊!”

    荀攸也是憂心忡忡,說道︰“孫侯既已決議先破呂布,恐不會從君侯所言。”

    荀貞令樂進道︰“卿可提本部精卒,速與君卿合,急往太谷。文台如不從我言,執意與呂布戰,卿等可先助之。我當催兵馬快行,至多兩日可到。”

    樂進應命,提了本部兵馬,舍棄輜重,前與許仲合兵,急赴太谷。

    ……

    孫堅營中,下午收到了荀貞的信。

    收到信的時候,孫堅正與諸將大議,在討論進擊呂布。

    孫堅暫時中斷了軍議,先看荀貞的信,看完,出示給諸將。

    諸將傳著看罷。

    先有吳景慨然起身,大聲說道︰“前次擊董,荀侯一往無前,威震司隸,這回擊董,君侯得為先,此丈夫爭功之時也!雖一時之小挫給呂布,無關大局,豈能便就此罷兵?”

    孫堅以為然。

    有人勸孫堅道︰“公與荀侯起兵所為者,國事也,何來爭功之言?呂布真勇,我又臨關,地不利於我,如不等荀侯至,獨與戰,如負,則前功盡棄,最好還是等荀侯來到了再說。”

    孫堅卻不肯听,對諸人慷慨說道︰“我與荀侯結交,意氣相投,正是因為我和荀侯今共起兵乃是為了國事,所以如因我一時之小敗而便停軍候之,延誤了戰機,則何顏見荀侯!”

    說到底,孫堅本身是個猛鷙的人,他和荀貞雖是意氣相交,彼此敬重親愛,可身為一個好戰、以軍功起家的武人,他卻是也不可能把功勞都讓給荀貞的,稍微一敗,就止步不前,等著荀貞來,他孫堅的臉面擺在何處?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呂布的兵馬不多,他自認為可以取勝。

    呂布帶來的兵馬皆是騎兵,騎兵是不可能入太谷守關的,一入關內,就沒了機動性,所以,呂布的兵馬皆未入關,便擺在太谷關的東邊,與太谷關西邊的黃蓋、孫賁部遙望之,又與太谷關正面的孫堅主力隔關而對之。

    孫堅接著剛才的軍議內容,說道︰“呂布部在關東,我軍不可繞關而擊之,而今之計,唯有調他出來,然後我軍設伏擊之。”

    如果繞過太谷關,進擊呂布,萬一太谷的守將再出來,攔腰一截,那孫堅部就威脅了,故此要想擊破呂布,只能把他從太谷關的東邊調出來,讓他進入孫堅預設的戰場才行。

    那麼怎麼把他調出來?

    也簡單,只需佯攻太谷關就行。

    呂布是來救援太谷關的,當然不可能坐視太谷被攻不管。

    因而,孫堅就以此定計︰分兵五千給吳景,由吳景和關西的黃蓋、孫賁聯合佯攻太谷,從而調呂布來救,然後由程普、韓當統步卒萬眾,列陣在前,以阻呂布前進的步伐,同時消耗他的銳氣,等銳氣消耗得差不多了,孫堅便親領兩千騎兵從呂布部的側翼擊之。

    孫堅對呂布還是很重視的,並不以他只有三千騎兵而就輕視他,這一套戰法安排,除留下了數千機動、壓陣之卒外,前後動用了萬余步卒和幾乎是全部的兩千騎兵,明顯是獅子搏兔,出了全力的。按照他的這個打法,只要呂布上當,那麼他自度之,勝算不說十成,也有就成。I12 )( 三國之最風流  http://www.agxs6.com 移動版閱讀m.agxs6.com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