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都市異能 > 回鄉小農民

第四百八十二章小年 文 / 掙錢買房

    臘月二十三,在華夏很多地方還有個特殊的名字——小年。《辣+文+網 手#機*閱#讀 m.lawenw.com》

    小孩子在過年時唱的民謠里就有一句“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神,也就意味著要開始過年了。

    古時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就是指官府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祭灶,普通民眾則是在臘月二十四這天,水上人家最晚,是在臘月二十五這天祭灶。後倆,這個習俗就慢慢演變為了“二十三,過小年。”

    不過糖瓜王勇小時候真吃過,一分錢一個小的,五分錢一個的就要大上不少,放在嘴里可以含上半天,十分耐吃!就是這玩意太黏牙了!

    但是本地卻並沒有“糖瓜粘”的習俗,也沒有祭灶的習俗。本地人家一般是在這一天打掃屋子,這叫除舊迎新。

    學校,一般是小學和初中的學生,放寒假都是在臘月二十三。對于這一點,王勇那是絕對的印象深刻。

    “哎!王勇,你記得不,那年咱們放寒假那天,頭一次發那種裝訂成冊子的《寒假作業》。”

    說道這里,嘴里叼著根煙也不吸的大偉用肩膀踫了一下王勇,一臉的促狹的笑容。王勇很是不滿的白了他一眼,那事怎麼可能忘了,一輩子都忘不了啊!

    那是在他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那年放寒假,老師沒有像往常一樣布置寒假作業。什麼預習課文啦,要背誦幾遍回來檢查,要寫多少篇作文,做多少道數學習題。寫生字三十遍四十遍的。

    還好,那個時候的港城農村還是很落後和貧窮的,像現在的孩子們從小開始學的什麼英語課,那得是初中才開始有的,這樣也就少了一門寒假作業了。也不用發愁過年期間還要上補習班。可以玩個痛快。

    寒假作業最讓王勇厭煩的是作文,這玩意還要求字數,寫少了是不行的。什麼寫景的,記事的,都沒啥要求,就是一句話。十篇作文,每篇不能少于三百字!

    老天爺啊!連照著書寫生字老子都不願寫,哪還有時間絞盡腦汁的給你編作文啊!不過那個時候王勇是有妙計錦囊的。

    他有一本《小學生優秀作文》,加上大偉手里的那本《小學生分類作文精選》,幾乎包攬了他小學六年的所有作文。

    不過這事要想做得讓老師挑不出毛病來。那也是有很多小竅門的。你抄歸炒,可不能傻了吧唧的照抄一通,一點改動都沒有。

    王勇總結了一系列的經驗,比如︰名字,不管是地名還是人名都要改;還有一些明顯與你身份不符的情節也得改。

    比如人家那作文是一個城里孩子寫的作文,你一農村的孩子也跟著寫怎麼打掃自己的房間,打掃衛生間,打掃廚房。怎麼擦玻璃,然後怎麼累的滿頭大汗的提留著一堆垃圾送到樓下的垃圾桶里。

    你真當老師是傻子啊!你丫家里什麼時候住上樓房了?

    用老姑父的說法就是你這是嚴重懷疑老師的智商啊!你這就是*裸地在罵︰老師你是傻子啊!

    胖子這個二貨就曾經干出過這種事情,這二貨到了放假最後一天才記起自己的十篇作文一篇都沒寫呢。于是照著作文書那是一通很抄。不過也有一篇是他自己據說是費了老勁兒才寫編出來的神作。

    于是乎就有了讓他們那所小學流傳了很多年的一個笑話。

    作文的題目是《我的一天》,很普通的題目,但是胖子這個天才卻把這篇作文寫的那叫一個蕩氣回腸,感人肺腑啊!

    他的作文是這麼寫的︰我這一天沒啥事,早上九點多,被媽媽掀了被窩。九點半我洗完臉就開始吃飯了。

    今天的早飯是大米粥,咸菜條。我很不喜歡吃。九點四十的我急匆匆地吃完一碗粥就不吃了然後收拾一下就在九點五十除了家門。

    整片課文通篇都是幾點幾分干了什麼,幾點幾分吃了什麼東西。幾點幾分和小伙伴干了什麼,幾點幾分他爸讓他去買什麼東西。

    在這篇作文的後面被老師用紅筆寫了一句批語︰你的時間觀念很強啊!但是最好還是不要用在寫作文里!

    這邊作文被那個很壞的語文老師直接貼到了班級後黑板上,一直貼了整整一個學期,直到學期末要考試的時候,胖子才借著打掃教師衛生的幌子給揭了下來。

    離題了,還是說那年寒作業的事。那年老師們都沒有布置家庭作業是因為,每個學生都被發了一本有三十多頁《寒假作業》。

    也不知道那個大神想到的這麼個掙錢的好法子,據說整個北河省,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不論是小學生還是高中生,一人一本,都給發了一本這玩意。

    但是在當時,至少王勇他們是高興壞了。因為這本寒假作業里不僅有語文數學的各種習題,還有很多小故事,小笑話,科學小常識,腦筋急轉彎什麼的,這讓平時很少接觸到課外讀物的這些農村孩子怎麼能不高興呢?

    不過這事高大上的說法,還有一個上不了台面的說法,那就是這本《寒假作業》在坐後面可以印有答案的哦!

    這讓那些不願意動腦筋的熊孩子們可是樂瘋了!照著答案往上抄,那可是簡單得很,的省下多少時間用來玩耍啊!

    這種情況當然不能總有,沒用第二年寒假,暑假的時候,老師們就學精了。直接把《暑假作業》的答案給撕掉才發給學生們,讓王勇他們叫苦不迭。

    臘月二十三的記憶,在王勇的印象里,除了是放寒假的日子之外,還有放學回家一般都要幫著父母在家里打掃衛士。

    搬搬凳子,挪挪桌子,擦玻璃是王勇最煩的事。不論怎麼弄,最後那玻璃還是花里胡哨的,被他老媽逮住就是一頓說教。

    農村里都是平房,那個時候還沒有一家是現在的那種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都是木梁結構的,也沒有糊天棚(吊頂),所以一年下來,總會有一些蜘蛛網什麼的留在各個角落里。

    炕上的被褥一般都會被搬到院子里晾曬一下,或者堆放在空地上,其他的家具,擺設什麼的也會被細心的媽媽罩上一塊布或者床單,舊衣服什麼的,防止打掃屋子的時候落上灰塵。

    當然了,那天要是正好趕上下雪或者大風天,被褥就直接摞放在炕上的一個角落里,用床單蓋好,防止灰塵落上面。

    等到真正打掃屋子的時候卻十分的簡單了,有個十分鐘就足以搞定了。拿一把掃把,綁上長桿子,在屋里四下的把蜘蛛網和屋頂房梁上的灰塵掃一下就完了。

    然後母親總會把家里的舊衣服,舊被褥什麼的該拆的拆,該洗的洗,一通忙活,直到快中午要做飯了為止。

    既然叫臘月二十三為過小年,這天的伙食當然要比通常好很多。炒幾個菜那是各家條件不同,每個定數。但是有一個點是每個家庭都一樣的,那就是這頓飯一點要有魚有肉。

    肉就是農村家家都在過年的時候要準備的燴肉,做法很簡單,只是血藥火候。

    把大塊的五花肉切成各自習慣的小塊兒,然後一股腦的倒進大鐵鍋里先開始煉油,等肉里的油出的差不多了,把油稱出來,然後開始加入醬油,花椒大料什麼的配料,再加入水炖煮。

    等肉熟了之後就放到大碗或者是大盆里存放著,大冬天的天氣冷,放上十天半月的也壞不了。

    要吃的時候,什麼也不用再放,直接放到籠屜上蒸一下,就可以品味這道燴肉美食了。可是這道菜對于那個時代很多缺肉吃的農村人來說的確是美食,對于王勇來說卻很是讓他郁悶。

    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就非常的討厭吃肥肉。平時家里捏餃子,把肥肉剁成餡了,只要他發現餃子里有那麼一丁點的肥肉,不用想,一定撂下筷子耍脾氣不吃了。

    燴肉的肥肉讓王勇不喜,瘦肉部分則是徹徹底底的郁悶了。他從小牙縫就大,那時候也沒人知道還有牙齒矯形這一說,所以一吃瘦肉就會塞牙,塞的你難受,讓你根本就沒胃口吃了。

    最讓王勇喜歡的還是魚,不管家里條件怎麼樣,這天頓一條魚吃那是每家都不曾改變的習俗,再困難的家庭這天的餐桌上也會有一條魚。

    和做燴肉一樣,做魚也是一鍋炖的,把為了過年準備的所有魚都清理好,然後一起放到大鍋里一鍋炖熟,吃的時候放鍋里蒸一下這種方式已經不知道沿襲了多少年的傳統了。

    條件好的家庭一般會吃鯉魚,草魚什麼,當然也有買羅非,鯧魚,黃魚這些海魚吃的。家里條件差一點的就會吃白鰱,或者是海里的鱍魚,燕魚什麼。

    對了,還有一種魚是很少見的,一般一出現就會被哄搶的魚,塌麼魚。這玩意是本地魚中的極品,味道鮮美,肉質及其細嫩。但是如今因為環境污染等原因,這種魚已經很少見了。

    帶魚刺多肉少,那時候炖魚炖帶魚吃是很少的,並不是它有多貴,事實上那個時候,帶魚在本地是相當便宜的,只是本地人很少有人吃這種魚。

    想象如今被包裝的十分華麗的帶魚,也有叫刀魚的,堂而皇之的登上了禮品之列,王勇總是十分的不解,這玩意有啥好吃的?(未完待續)

    ps︰明天正式放假,家里沒網線,房子的去辦個無線網卡,明天可能不能及時開通,所以這章是定時上傳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