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太後出手,王後有事 文 / 所藤
佛堂是與花園連在一起的。走出佛堂,步下走廊便是花園,四周種有綠樹繁花,徐徐清風不斷拂來。大王、太後、王後、安怡夫人正坐在佛堂外的石桌那,一眾皇子、公子正站在他們身後,除了受傷未愈的大皇子、景玄和景竹,還有被王後處罰的三公主景霜不在外,所有人都來及了。
一身素白的小女孩捧著古琴緩步走出佛堂,修長的墨發僅用一條緞帶隨意地束住,在陽光下,泛著繁星般的銀亮。女孩精致出塵的臉上帶著淡淡的表情,長風撩起她的長發,在眼前搖擺,她卻絲毫不理會,捧著古琴緩步走到石桌下,宛若乘風而來。
君蘭立定到離石桌三步之遙的地方,正要俯身行禮時,太後被驚醒,親自伸手攔住她。
“無需多禮,來,過來讓哀家看看。”太後輕握住君蘭的手,將她帶到面前。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太後的眼楮依舊清澈,里面的慈善絲毫不假。仔細看了君蘭幾眼,太後笑贊道,“真是標致的小姑娘,是哀家疏忽了,忘記了你是隨小七兒一起回來的,丫頭,在宮中生活過得還好嗎?”
太後久居深宮,平時也不關心宮中的事,的人若是有心隱瞞,太後未必會知道。宮中人人皆知太後敬重聖僧,若是被太後知道君蘭被皇子被欺負了,事情就得越鬧越大了。
君蘭眨眨眼,對太後工整道,“回太後娘娘,君蘭已經習慣宮中生活了。”
“是這樣嗎?”太後微微晃神,卻沒有繼續這個問題,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琴上,帶著笑容,“蘭兒丫頭,哀家很喜歡你彈的琴,以後都來宜壽宮彈給哀家听可好?”
听到太後的話,旁邊的大王不禁皺眉,眸光深邃地看著君蘭沒有說話。
“太後娘娘?”君蘭似乎受寵若驚,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太後。
太後不意外她的反應,伸出保養得極好的手幫君蘭理了理發絲,“傻丫頭,給哀家撫琴不好嗎?哀家這副老骨頭可受不了折騰,你呀,只要每個月的初一來宜壽宮一趟就好了,不會耽誤你學習的時間,怎麼樣,能答應我這老婆子嗎?”
君蘭表面大驚,連忙低頭叩謝,“君蘭不敢有違太後娘娘的吩咐,以後每個月的初一,君蘭都會去給太後娘娘的撫琴,希望太後娘娘長命百歲!”
這,就是聖僧的目的?
“呵呵,好好好,你這丫頭真是討人喜歡。小七兒也真是的,攆不怎麼不帶你這丫頭來看哀家?”太後樂得眯了眼,眼角處的皺眉很悅目。
大王听到這里,也開聲了,“母後,之前蘭兒丫頭剛到宮中,還不熟悉宮規,和池兒發生了爭執,不慎踫到了腦袋,陵兒去看母後的時候,蘭兒丫頭的傷還沒有好,兒臣便讓蘭兒丫頭待在陵兒宮中,好好休養。”頓了頓,大王有點凝重道,“這件事兒臣已經處理好了,池兒也得到了教訓,相信日後不會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太後的意思很明顯,她問君蘭在宮中的生活好不好,君蘭只說已經習慣了,如此就證明她根本不喜歡宮中的生活。太後數來人,她明白君蘭的意思,她要君蘭去撫琴,其實是在告訴所有人,她這個老太後還沒有死!
而大王也回答很好,不提君蘭傷得有多重,卻讓景陵這個皇子親自去照顧她。同時,也明確地告訴太後,景池已經受到教訓了,希望太後不要動怒,舊事重提,聖僧就在佛堂里面。
“大王,其實,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臣妾可以處理好的。”王後不肯定地開口,眸光閃爍。
“無礙,說吧。”大王整理著衣袍,不看王後,似乎決定要管這件事,安怡夫人和太後都不好阻攔。
王後咬牙,最終豁出去了,對大王應道,“喏!”望向姝雅,眼中帶著利光,不愧是一國王後,“姝雅,事情查得如何。”
姝雅抖了一下,“回,回娘娘,奴婢已查證屬實!”
“什麼!”王後驚怒地傾出身子,揚手要拍桌的時候又剎住,忍住怒火對姝雅揮手,“你先退下,此事本宮稍後才處決!”
姝雅不敢回應,也不敢有動作。
大王擰眉看向盛怒的王後,一雙鷹眸漆黑凌人,“淨兒,發生什麼事了?”
王後一向以溫和待人,極少動怒,如今卻氣得險些忘記了大王和太後的存在,可見事件不簡單。
“大王。”王後咬著櫻唇艱難地猶豫一番,目光掃過太後等人,猛地站起身,對大王俯首道,“請大王隨臣妾來。”言罷,轉身就走向一旁,焦急得連大王的回應都等不及。
見此,大王的表情更加凝重,和安怡夫人對視一眼,和太後交代一聲,負手走向王後,挺拔偉岸的身軀充滿威嚴,讓陽光為之一顫。
君蘭站在太後身旁,疑惑地看著大王走到王後身旁,也不知道王後和大王說什麼,大王竟氣得怒喝一聲,“什麼,你,那 人!”大王想發怒,但顧及這里是佛堂,大王唯有生生地咽下所有怒火,又垂首和王後說了幾句,忽然招手讓候在一旁的陸海過來。
“喏!”陸海接到旨意,立刻跑上前,俯首听著大王的吩咐,轉身從太後他們眼前跑過,讓跪在地上的姝雅跟著自己起來,兩人飛快地退出佛堂範圍。
氣氛很怪!
“川兒,淨兒,發生什麼事了?就不能等到聖僧誦經完畢再處理嗎?”大王一臉怒氣地帶著王後走回來,太後擔心、不悅地問道。
大王似乎不願意提這件事,臉色黑黑的,揮袖坐下,“母後無需擔心,不過是小事!”
小事會如此震怒嗎?
太後正想追問,佛堂內卻步出了一個藍袍小少年,他微繃著俊逸的小臉,神情似乎很沉重,只有在看見那抹素白時,他的表情才稍稍緩過了些。